轻重”之间“写春秋”——山东工陶院创新发展纪实

时间: 2024-04-27 17:23:12 |   作者: 陶瓷纤维纸

在线咨询

产品详情

  山东淄博,古称临淄。淄博是战国时齐国都城。素有天下第一相美誉的管仲便是在此“辅佐桓公,一霸天下”。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便坐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1970年9月,经原国家建委批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陶瓷一室、陶瓷原料室和热工室的部分人员组建“陶瓷一队”迁往山东淄博。1971年10月,经原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1985年8月12日,经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所改院。1999年7月1日,山东工陶院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2010年9月,更名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工陶院)。

  在山东工陶院笔者能深深地感受到,齐文化的思想精髓已深植于工陶院的企业文化,成为其基业长青、引领行业的制胜法宝。

  “轻重论”是管子执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齐文化的精髓。最初是指货币购买力,小为轻,大为重。千百年来,“轻重论”不断被引申和发展,后多用“轻重”表示事物间的主次程度。

  权衡轻重,并非易事,考验的是站位、是视野、是智慧;轻重抉择,更为困难,体现思想力、判断力、决策力。

  轻重之间,贵在其重。作为高技术陶瓷领域的科研“国家队”,山东工陶院的战略重点始终不变。

  “我们就在要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解决‘卡脖子’的材料问题。”这是山东工陶院人的铿锵誓言,也是他们多年来的自觉行动。

  “卡脖子”就是“卡脑袋”,“卡脑袋”便会受制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一些领域开始“领跑”。但“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楼越高风险越大”,在关键环节,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便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氮化硼(BN)纤维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白色多晶陶瓷纤维,耐温达到2800℃以上,且具有耐非物理性腐蚀、介电性能优异等多项其他材料不能够比拟的优势,成为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高技术领域和高端民用领域无法替代的材料之一,是我国典型的“卡脖子”材料。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氮化硼纤维等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基础性关键原材料。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山东工陶院依照国家需要,便调集材料、机械、自动化控制、纺丝等多方面的专家开始攻关。他们在2006年制备出了5米长氮化硼纤维,实现了“三维四向”试条的编织。之后,他们又相继解锁连续原丝均匀、低离散制备、大丝束高效氮化、原丝油剂、氮化硼纤维防护涂层等关键技术,以及关键装备自主研发,建立了我国首条连续氮化硼纤维中试试验线多年的潜心研究、一直在优化,目前,制备的氮化硼纤维及织物已在超高音速重点武器、航空航天等重点军工领域中采用。

  一朵鲜花,放在1000℃的喷枪边烘烤,结果如何?肯定是鲜花瞬间枯萎。然而,如果在鲜花和喷枪火焰之间放上一片轻质的“气凝胶”新型隔热材料,喷枪持续燃烧一分钟,鲜花却毫发无伤。而这种气凝胶就产自山东工陶院。

  资料表明,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新型材料,因其密度极小,被认为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貌似“弱不禁风”,其实非常坚固耐用;加之气凝胶又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仅为传统耐火隔热材料的1/3至1/5,从而成为军事工业、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

  山东工陶院经过10多年努力,研制的气凝胶材料已形成了多系列产品,产品主要有耐温800℃、1100℃、1400℃三类材料体系,并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船舶、工业装备等高端领域。随后,针对气凝胶在多个民用领域的迫切需求,山东工陶院通过技术改进,降低了气凝胶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目前,该产品也已经应用于热力管网、电力公司、建筑建材等民用领域。

  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在国际形势日益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军事工业的强大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支撑和前提。近些年来,我国军事工业高歌猛进,其中,多个领域离不开山东工陶院的默默支撑。

  在山东工陶院,有一间秘密的展室。这个展室不仅记录着工陶院人的军工情怀,也充分展示着其自主产品的“硬核”所在。这里展示的各类装甲、透波、防隔热、红外诱饵、耐高温烧蚀、超轻质绝热、高性能电池隔膜等材料,被普遍的应用于军工领域,慢慢的变成了“上天揽月”和“下海捉鳖”的关键性基础材料。

  陶瓷膜是一种高性能多孔陶瓷过滤材料。因表面覆有一层纳米孔结构的分离膜层,当流体在很多压力作用下流经陶瓷膜表面时,只有气体、水、溶解性盐类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而悬浮物、胶体、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则被截留。陶瓷膜被认为是当今最高效的一种浓缩、净化和分离材料。上世纪40年代,美国就掌握了陶瓷膜技术,但因陶瓷膜技术多用于高端领域,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

  打破垄断就必须自主攻关。山东工陶院通过组织科研人员,刻苦攻关。自主研发生产了除尘脱硝一体化陶瓷膜材料。这种材料具备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长寿命的特点,最高可以将粉尘排放降到1毫克/标立方米以下。随后,他们又研发了脱硝除尘一体化陶瓷膜产品,实现了粉尘排放低于5毫克/标米,脱硝效率不低于80%的良好指标。该产品兼具脱除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性能。目前,已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工、火电、冶金、垃圾焚烧发电、危废焚烧处置等领域,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中央企业,国之脊梁。作为中央企业所属的陶瓷科研院所,山东工陶院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为重,始终屹立于行业科技前沿,引领着中国先进陶瓷材料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趋势,开创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先河,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先进陶瓷领域为国家解决了许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3D打印技术被公认为是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领域,我国明显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2016年山东工陶院成立了3D打印学科,并组建了3D打印研发中心、3D打印体验馆、淄博市先进陶瓷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依托上述平台,团队攻克了深色陶瓷光固化技术的难题,突破了3D打印装备的技术问题,并研发出了DLP/LCD多种树脂打印机和国内首创牙科专用陶瓷打印机,成功申报了多项发明专利。2019年,在工信部等五部委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年中国先进的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中,山东工陶院3D打印团队荣获技术创新类银奖。

  智者善谋,不如当时。制定战略的最高境界便是“适时而谋”,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如此。多年来,山东工陶院正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了行业发展的新机,从而使其始终屹立于行业科技前沿,开创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先河,多个产品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山东工陶院研发的氮化硼纤维、玻璃水平钢化辊道窑用石英陶瓷辊、高温度高压力煤飞灰过滤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用百万伏支柱绝缘子等产品均被行业公认为“头筹产品”及“问鼎之作”。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国人的正常生活。从武汉发现国内首例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病例开始,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出现。一场与疫情赛跑的保卫战打响。

  鉴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新建、改建隔离病房时,各地对医疗废水的处理格外重视。“今年2月4日,我院收到了中建八局三公司的求助函,称:‘南京拟建300张床位的隔离病房,急需我院自主研发生产的陶瓷平板膜用于废水净化处理。’”在山东工陶院陶瓷平板膜生产车间,陶瓷膜事业部的常务副总赵世凯告诉笔者,这种陶瓷平板膜属于定制产品,需要经过产品设计、塑性成形、智能喷涂、产品封装等20多个环节。随后,员工便克服困难、加班加点,3天后,1200平方米的陶瓷平板膜产品下线,随即发往南京。“陶瓷膜孔径只有0.1微米,只要是大于这个尺寸的污染物,都可以过滤出来,处理完的水可以中水回用,也可直接排放。”

  危难之际,建筑设计企业想到了山东工陶院;紧要关头,工陶院人迎难而上,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工陶院品质、工陶院速度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平台的支撑:科学技术创新让山东工陶院底气十足,而转化平台则让其人气十足。

  “科学技术创新一直是我们的立院之本。”李伶,山东工陶院院长助理。这位出了校门便入院门的女同志,对科学技术创新有着深深的体会,她用两句话概括了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唯有不停地改进革新,才能拥有核心技术;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科技创新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多年来,山东工陶院的科研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以2019年为例,研发投入占出售的收益的40.22%,研发投入同比前一年增长74.06%。除此之外,山东工陶院还积极承担国家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通过多种渠道落实科研经费。据统计,2015年以来,山东工陶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34项,累计经费2.5亿元,落实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品配套科研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5项,累计落实科研经费2亿元。

  科技创新难,技术转化更难。唯有研发、转化并重,才能给科研成果插上“理想的翅膀”。近些年来,山东工陶院逐渐完备以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平台体系,为山东工陶院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实施、科技成果孵化、新兴起的产业培育等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建材行业高温陶瓷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运行评估,2018年和2019年“山东省透波材料重点实验室”分别以优秀成绩通过年度考核评估。山东工陶院还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2018年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等2项国家级创新平台;2019年获批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军民融合着重关注企业、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等3项省级创新平台;同年,获批淄博市先进陶瓷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陶瓷热防护材料工程实验室、先进陶瓷检测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等3项市级创新平台。

  春秋时期,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采取“会盟”的方式联手抗衡。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如此,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单兵作战不行,散兵游勇不行,唯有强强联手,才能共融共进。

  今年5月27日,由山东工陶院作为共同体建设主体单位的“山东省先进陶瓷创新创业共同体”成立。山东工陶院副院长程之强坦言,共同体的成立,将强化平台思维,突出集聚效应,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倾心聚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先进陶瓷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至此,山东工陶院在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又多了一个协作平台,也拥有了更多的盟友。

  截至目前,山东工陶院形成了以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以各主导产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并建立了以军工前沿应用牵引为主,军民两用,以特种陶瓷透波材料、陶瓷防隔热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特种陶瓷纤维、陶瓷膜及其装备和陶瓷3D打印等研究所为主的研发创新平台。通过这一些平台的建设,山东工陶院实现了“科研有书台、交流有舞台、转化有平台”的目标。

  改革者进,创新者强。近几年来,山东工陶院正是一手抓科学技术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使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高涨,创新成果不断出现,新技术也不断得到推广。据统计,仅2015年至今,山东工陶院共申请国家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114项;授权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多年来,山东工陶院研制的数十种新型材料、近百种新产品中,有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建材行业、国防军工配套特种陶瓷材料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山东共同工陶院孵化了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辊棒、石英陶瓷坩埚、高压电瓷、氮化硅陶瓷及高温陶瓷膜六大产业。正是通过不断研发技术,积极成果转化,山东工陶院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了其行业“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一霸天下,有管仲辅佐之功,亦有“桓管五杰”相助之劳。史料记载,管仲任相三个月后,即向齐桓公提议任用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五人,分别担任大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官等职务。

  治理国家需要才,公司发展同样需要人才。阿基米德有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对于一个科研型企业来说,人才便是这个支点,支点稳固了,才能“四两拨千斤”。

  多年来,山东工陶院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强我所有、引我所需、为我所用”的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构建了既有学科领军人才,又有中坚力量,还有一批具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发展的潜在能力的青年人才的多层次人才梯队,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引进人才,先要有制度;而制度的完善,则需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具体方面入手。为此,山东工陶院逐渐完备公司薪酬考核相关制度建设、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形成可增长机制;加大员工在科技成果集成输出、技术服务、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收入。他们陆续出台了《高品质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技术专家管理办法》《孵化资金管理办法》《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确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定价和收益分配办法》《科技管理奖惩办法》、《人才申报管理办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的管理办法》等,在制度上保障科研人员的各种权利和待遇,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山东工陶院还积极地推进自主与共享相结合的人才机制,积极引进和使用好各类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市场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

  他们将公司员工的培训、交流、参观等学习机制常态化,逐步的提升各级干部及员工的业务和管理上的水准,通过与哈工大、武汉理工大等高校联合办学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名;并组织技术、管理骨干20余人次赴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和交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院内各学科专家进行培养,实际做到了人才培养的“强我所有”。

  山东工陶院还结合公司各学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在科研、市场、管理、技术、技能等方面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并逐步建立引进人才的使用和评价机制。2016年,根据陶瓷膜事业部发展的策略规划,大力推动平板膜应用领域的市场开拓工作,通过公开网络和猎头公司的方式引进了专业的人才任事业部水务销售总监。2017年,为实现主导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山东工陶院引进了张伟刚、张幸红等三个团队。这三个团队是先进陶瓷关键基础原材料、精密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全球顶级团队。通过团队的引进,实现了陶瓷3D打印、热防护材料制造装配、连续氮化硼纤维等领域核心技术的弯道超车,抢占了学术制高点,实际做到了人才工作的“引我所需”。

  通过共享开放平台引入高品质人才为工陶院所用,实现工陶院与专业人才一起发展。同时,山东工陶院还通过学术交流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的精髓,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共赢,实际做到了天下人才“为我所用”。

  制度引人,氛围暖人,还需待遇留人。山东工陶院深知培养专业人才,必须逐步的提升各类人才的待遇,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保障。为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山东工陶院于2016年制定颁布了《科技成果转化定价和收益分配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分为研发技术阶段、工程化阶段、成果推广阶段、工程化服务阶段四个阶段,对研发人员应得成果转化收益也按此阶段分配。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事业薪火相传,事关企业稳健发展。工陶院通过公开选拔、资格审核检查、组织评审、公司决策、统一申报等程序,将一批既懂专业相关知识、又有管理能力的优秀年轻人选拔到管理岗位,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不久前,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到山东工陶院调研时指出,下一步,工陶院应加强集团内部的技术交流,互通有无,不断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规模化、产品低成本化,在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卡脖子”任务的同时,要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平衡好产业“大”与“高”之间的关系,确保工陶院持续向好发展。

  山东工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伟儒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攻关力度,把牢科技制高点。积极布局“十四五”,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成果转化,下大力气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内生活力,坚定把工陶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院型科技企业。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相信,在山东工陶院全体干部职员的不懈努力下,山东工陶院的愿景必将很快实现。(刘玲 王开宇 晓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